「來跟慈孤觀音說,你要求什麼?」
慈孤觀音📿、何老師、觀落陰、迷信與陰神......🕯
看看科學怎麼談?
#默唸唵嘛呢唄美吽 #不是嗡呢嘛唄美吽
-------
🙏 鬼故事反映人們對死亡的立場與看法、還有集體記憶。
透過田野調查,本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林美容認為,鬼故事可看出臺灣人對待生死的細膩情感。世界的每個角落總有人逝去,不是一定要眼睛看得到才是真的存在。
「牽亡」、「觀落陰」等儀式都是透過靈媒,讓亡魂與陽間的人相聚。......這些儀式可以了解臺灣人對死後的想像,體貼地兼顧生者與亡者,林美容認為這像是一種民俗療法,撫慰生者的心靈。......死後世界的建構與種種的民俗和儀式,並不是盲目的信仰,而是「送別亡者,安慰生者」的文化思維,以及細膩的情感。
「陰神」是非正常死亡,人們基於畏懼其作祟而奉祀的神祇。林美容認為,「鬼」成為「神」是臺灣民俗中非常特別的地方。臺灣人對鬼很有感覺,可能因為每個人都會面對死亡吧。
🙏宗教並非迷信,而是「人們如何過日子」
研究宗教儀式超過20年、本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康豹說:「無論是化解悲情的受難儀式、明辨是非的神判儀式、重啟調解機制的告陰狀,表面上是個宗教活動,事實上都在處理心理問題、社會問題。」
-----
📚好文不能不細讀: #研之有物
📌人們為何在神明面前發誓? 專訪康豹
http://research.sinica.edu.tw/wangye-religion-legal-culture/
📌魔神仔、鬼故事,看見人們的悲歡離合
http://research.sinica.edu.tw/lin-mei-rong-folklore-mosin…/…
-----
🧐看完暖暖的(?),有不同看法歡迎到IG限時動態提問👉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cademiasinica_official/
------
#還願Devotion #赤燭遊戲 #RedCandleGames